当时,我军在袁绍和曹操攻入颍川境内之前,抢到了叶县和昆阳。此二县原属豫州地界,已在桐柏山与伏牛山垭口的东北,与垭口西南的荆州博望县隔分水岭相望。
叶县、昆阳位于颍川支流澧水之畔,博望位于汉水支流淯水之畔。这两年高将军领兵守住叶县和昆阳,好歹还能靠荆州军粮陆运到前线,与夏侯渊相持。
但未来如果千里远征,从昆阳进逼许昌,继续深入,则必须因粮于敌,或打通汉水与颍川-鸿沟之间水道。否则,哪怕光靠广造在西北凉州颇有建树的篷车,也是转运靡费甚巨。
为了千秋大计,司空此番秘奏中,正式恳请陛下拨款拨人,全力修造沟通淯水澧水的运河,以示朝廷直接沟通汉水与黄淮水系的决心。
而且只要此河开始修筑,曹操一定会相信陛下因为北线后勤困难,来年主攻方向是豫州,从而只知自保,不敢再支持袁绍。
而袁绍的颍川、汝南地盘,到时候已成飞地,袁绍肯定会拱手把这二郡实质上让给曹操占领防守,以防我军进入颍-淮流域。
将来,曹操干涉袁绍内务、插手关东伪朝中枢的胆量一定会更大,介入会更深,一切都礼遇我们乱中取事,在袁绍死后挑拨袁尚与曹操反目、袁谭与曹操勾结。”
说来说去,图穷匕见,原来李素的最后一步“演戏”,还是想旧事重提,把修淯水-澧水运河的事儿,正式提上日程表。
这里面着实有些阳谋了,荀攸和法正听完后,都能感受到,其实李素修这条运河,从纯军事价值角度来说,不一定完全能回本。
诸葛亮说“即使有了水陆两用大篷车,还是得修这条运河”,明显是在为尊者讳,给自己的恩师的决策帮腔。
刘备作为“仁君”的人设,在征发民力大规模修运河方面,肯定不能像隋炀帝那样横征暴敛竭泽而渔。不给点借口逼一下,未必下得了这个决心。
但如果在战争年代的动员体制下不做这个事儿,到了和平年代其实更加难以动员了。因为可见的直接收益没那么大了。
李素想挖这条运河,目的当然是进一步把大汉朝的西南地区与东北地区紧密连接起来,让汉朝的朝廷中枢,未来可以更高效地调度荆楚和蜀地的资源。
益州的物资,在西汉的时候曾经通过蜀道连接关中,对朝廷颇有助益。汉初文帝把邓通弄去蜀地开铜山,富甲天下,景帝武帝的时候卓王孙司马相如那些家族,多少蜀地豪商都能襄助国用。
不过,东汉之后,因为朝廷要调集物资的中枢从长安东移到了雒阳,蜀地的物资就很难直接供应到中央了,只能输出铜钱。后来的朝代蜀地铜净输出缴税花完了只好用铁钱。
后世杨广的大运河,也只是把东南和北方紧密连接起来,解决的是扬州或者说吴地的割据倾向,缓解东南六朝的历史遗留问题。
但蜀地的割据倾向,杨广并没有解决,可能是因为隋之前的北周末年,南朝梁-陈交替的过程中,北周已经把蜀地夺了。南朝最后一朝的陈没有拥有蜀地。所以隋初蜀地已经暂时被北朝收复了几十年了,统治者觉得问题不大。
可后来的历史证明,蜀地的割据倾向一直还是有的,历史上后来宋朝的君主见识了五代十国时前后蜀两度割据的教训,也想过这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