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阁”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四十六章 投名状

古人之所以不用煤炼铁,主要原因是不会脱硫,也就是陈盛所说的“煤炼铁绵脆易折,需用炭炼铁五六倍之功才能锻锤成才”。

所以就算煤炭的烧炼温度比木炭高许多,可以让铁更接近于液态,更好的铸形,先辈们也极少用到。

直到宋代,因国土面积小、山林少,人口却多,以致于无炭炼铁,只能用大量的煤代替。

相应的,宋朝的铁器质量很差,如兵器、甲胄只能以厚度和重量弥补质量不足带来的缺陷。比如野史上闻名遐尔的关公刀,就是宋朝时面世的。

还有动辄七八十斤的步人甲,也是宋代首创。也并非是宋兵力气大,而是如果甲胄的厚度达不到一定程度,就防不住金人和辽人的利箭,铁枪。

以致于宋人将西夏用木炭烧炼,辅以冷变形方法冶制的兵甲奉为神器。

这种技术,汉人春秋时期就会。

直到明清时期,汉人烧制玻璃时阴差阳错的发明了焦炭的烧制方法,可以将煤炭中百分之九十的硫脱尽,冶铁工艺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大抵就是将秦汉时就有的烧炭和炼铁的方法结合:在煤中加入石灰石、矾石,然后在密封状态下加热干熘,就能脱除大量的硫、镁等会让铁质变脆的杂质。

在现代人看来好像很简单,实则不然。好比有些东西你就算知道他有这个属性,却不知道如何应用到更多的地方。

就如魏晋时期的道士就发明了火药,但用于制造武器,却已经到了一千年以后是同样的道理……

耿成用的就是这个方法,还特意在南城建了一座炼焦池。池内无论是底、壁,全用耐火砖,砌好后外裹火泥(生粘土和烧过的粘土,再加石灰石混合和泥),抹的光滑如镜。

外墙则用青砖,厚近一米。为防漏气,里外也用火泥裹的严严实实。

池子大抵是圆形,分为两层。底层是火井,上层用来装煤。宽有三丈,深近一丈,一次可装煤三十万斤。装满后用土胚封顶,近似穹顶,顶上再竖个大烟囱。所以怎么看,怎么像是一只大帐蓬。

之前一伙铁匠一直不知道这是用来干嘛的,看耿成指挥着民夫将煤块倒入池中,他们才多少有了些猜想。

这应该就是耿塞尉所说的用石炭可以炼出好铁的秘术?

所以无一例外,个个眼睛瞪的就如铜铃,生怕眼一花哪一步就错过了。

陈盛却隐隐不安。

耿成能这么大方,就任由他们偷师?

天下绝对没有这样的好事,不然耿成何至于将北城的盐池和炭窑封的跟铁桶一样,连姚铁官都不让看?

陈盛心中忐忑,下意识的抬头一看。不知何时,城头上竟站了许多甲士。再一细瞅,竟无一不是耿氏扈从?

陈盛心里一咯噔:完了,现在就是想走怕是也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免费阅读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三国争霸从边塞开始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