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鲁肃听了诸葛瑾如此充分的理由,才知道使君是早就筹划好了非常深远的计划,绝不是一时兴起,或者一时躲懒。他也就不再劝说,只是乖乖聆听诸葛瑾的教诲,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
诸葛瑾也不跟他客气,直接吩咐了几件事情:“对曹操那边的骗术,不需要子敬操心,倒是跟袁谭这边的渔业和粮食贸易谈判,要劳烦子敬先去安排一下。”
……
诸葛瑾是说干就干的脾气,安排任务雷厉风行。
此后几日,鲁肃就帮着连夜赶稿,核算利弊,三易其数,最终拿出了一套跟袁谭军就捕鱼技术交换粮食贸易额度的“条约”,然后让袁谭派驻诸县的辛毗立刻带回临淄,让袁谭定夺。
袁谭也是在听说诸葛瑾亲自北上、驻扎琅琊诸县、统筹北部三州事务后,才把辛毗派来常驻,听候差遣的。
这个做法,倒是有点类似于后世往别人的领地派遣常驻的领事、公使。
辛毗拿到诸葛瑾的条件后,大致问了一下执行细节,揣摩清楚该怎么跟袁谭说之后,就马不停蹄走了。
四天之后,身在临淄的袁谭,就接到了辛毗送来的文书。
“诸葛子瑜这究竟是何意佐治你还是直接说吧,这条文看着如此冗长,谁耐烦细看。”
袁谭看了几眼那些过于细节的条款,就有些头大,让辛毗直接挑重点的说。
反正他现在已经摆烂了,已经做好了一两年内,逐步被刘叔接管边防的心理准备了。
这也算是一念天地宽,心态转变之后,很多事情都可以轻松些。
后世谁见过大集团老板,是亲自一条条看合同的还不都让法务部的帮忙解读。
辛毗连忙帮着解读:“子瑜先生的意思,就是他愿意把徐州军和扬州军此前用了数年的流刺拖网捕鱼之法,以及其他一些改造沿海渔民所用渔船的技术,统统转让给我军。
他们琅琊方面负责派出工匠、计吏,帮我们统筹规划改造,手把手教我们的工匠手艺,如果能顺利推广,青州沿海总也能额外多养活数万户渔民,节省出数万户口粮。
而子瑜先生也不白要我们多省出来的口粮,他只是要求我军,每年承诺按保底价贩卖给他们三万户的口粮。他们自会派沙船来东莱和北海沿岸的港口承运、付给我们约定的价款,可以用铜钱结算,也可给绢帛或瓷器茶叶结算。”
袁谭原本以为诸葛瑾是要一次性给他一个技术、从此每年从他那儿无偿拿粮食,那样的话他还是挺心疼的。
听辛毗一解读,原来不是白拿,而是要一个长远保证,保证每年不涨价、足量供应卖平价粮,这样就相对可以接受了。
袁谭也不废话,直截了当问重点:“他这条款里,写的价钱是多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