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任总曾经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上80%的尖端科技是中国人制造的。
这句话一点不假。
美利坚是国际科技巨头,代表了世界最高科技水平。
但是它的最大人材来源国是中国。
在美利坚的科研机构中,有17%的华裔科学家。
一个硅谷就吸引了上万名清北高材生。
光是在美利坚从事半导体研究的华裔人才就达到了5600人。
中国不缺人才,缺的是留住人才的条件和环境。
繁琐的考核指标和企业高压的竞争,让科学家们紧绷着神经做科研,压力巨大。
科研需要的是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再加上基础科学的薄弱,华裔科学家们更愿意留在漂亮国搞科研。
但是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以及华裔科学家们得到不公平的对待,归国潮越来越盛行。
国家也意识到了不足问题,这几年在基础科学上的投入巨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霍利的“朱峰计划”就有了肥沃的土壤。
旧金山四季酒店。
霍利在酒店包房等待几位顶尖科学家。
力学家王老是今天会面的中心人物,带着另外七位科学家到酒店和霍利会面。
走进包厢,见到霍利本人的时候,几位科学家感受到的震撼程度不亚于发布一篇国际学术论文。
他们已经多次在国内媒体和国际媒体上看到过霍利,了解过霍利。
毫无疑问,这个年轻人就是商业传奇。
代表的就是中国企业家形象。
“霍总,幸会。”,王老微笑称呼道。
“王院士,久仰。”
霍利逐个打招呼,邀请几位科学家入座。
“霍总的传奇故事,已经传到了太平洋彼岸,国内能有一位霍总这样的青年企业家,我们非常自豪。”
“霍总的朱峰计划,我们都有耳闻,非常敬佩你的开拓精神。”
“霍总亲自飞过来与我们面谈,诚意十足,感谢霍总的器重。”
霍利微笑谦虚道:“各位教授过誉了。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现代商战简单粗暴,拿钱砸市场,抢市场容易,但是守市场难。
人才和技术是守市场的关键。
企业经营的事情,其实我管的并不多,但是有一件事一直是我亲自在跟,就是人才储备。
今天有幸能和几位教授坐在这里吃饭,畅谈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我们在某个目标或者某些利益上是能够达成共识的。
这是我的荣幸。”
端起桌前的茶水敬八位科学家。
一番话表达了足够的敬意。
来之前也找杨老打听了这几位科学家的生活习惯。
烟酒不沾,也不太喜欢应酬。
霍利按照他们的生活习惯安排的今天这顿饭。
表现出来的细节和谦虚,让几位科学家感受到了真实的尊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