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俄战争进行到现在,颇有几分楚汉争霸的味道,毛奇和项羽一样前面是胜仗不断。
遗憾的胜仗打得很多,敌人的数量却不减反增,自己的兵倒是在一直减少。
再打几次胜仗,毛奇就要无兵可用了。这么诡异的事情,实在是令人无语。
一名中年军官反驳道:“这场仗必须要打,如果我们就这么灰溜溜的回去,不光是军心士气受挫,华沙地区的波兰人恐怕会直接向俄国人投降。
现在我们需要胜利振奋人心,必须要让民众看到获胜的希望,要不然这场战争根本就没法继续。”
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希望,明知道注定失败的战争,恐怕谁都不愿意继续下去。
华沙是波兰王国的首都,柏林政府可以接受华沙地区沦陷,却无法接受波兰人投降,这里面的政治意义太过重要,相当于动摇了普波联邦的统治基础。
或许在普通人看来,反正这场战争都要输了,注定要丢掉的地区,何必在乎呢!
政治上肯定不能这么干,普俄战争还在继续,柏林政府还需要波兰人给他们卖命,以便更好的打击俄国人。
在这种背景下,普波联邦的旗帜就不能丢。丢了这面大旗,柏林政府就丧失了对波兰地区统治的法理基础,肯卖命人肯定会大幅度减少。
柏林政府肯破例让军方截止华沙地区,最关键的还是军队中的主战派势力更强,他们不会轻易和俄国人妥协。
毛奇挥了挥手,制止了争吵:“这场战役肯定是要打的,不过要选择性打。
龟缩在城内的俄第八军,我们没有时间陪他们耗,但是送上门来的俄第九军必须要打掉。
要不然我们一退,他们就会和城内的第八军会师,再加上后面赶来的援军,俄军总兵力将逼近八十万,这个威胁太大了。
国内虽然完成了动员,但我们还缺乏时间整编部队,打掉俄第九军,重创敌人的援军,我们至少可以争取两个月的时间。”
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两个月时间自然不能让普波联邦恢复到巅峰时期,但至少可以获得一搏之力。
和普通军官不一样,毛奇想得更多。残酷的现实告诉他,决定战争胜负的不仅仅只是打胜仗,更多的还是综合国力。
伊万诺夫用实际行动给他上了一课,只要国力足够强大、兵力足够多,就不怕战场上打败仗。
战争是要死人的,败仗同样可以消耗敌人的实力,战场上先赢不算赢,最后的赢家才是胜利者。
……
1880年12月12日,伦敦政府向普俄两国发出和平号召,得到了柏林政府的积极响应,却在沙皇政府吃了闭门羹。
战争进行到现在,已经不是想停就能够停下来了。沙皇政府为了这次战争付出了太多,好不容易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这个时候罢手,战争损失谁来买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