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朝会之上,诸国朝贺献仪毕,便是朝中百官觐见的时候,也就是在这个环节,在太子李恪朝拜之后,李泰当朝献上了他的《括地志》。
“儿臣李泰拜见父皇,儿臣愿父皇万寿无疆,大唐国泰民安。”李泰当着满朝文武和外邦使臣的面,走到了大殿中,对李世民拜道。
李世民抬了抬手,先是使李泰起身,而后问道:“朕听內侍所言,你可是有一物要在今日献于朕?”
李世民既为皇帝,便也和其他帝王一般,都极好颜面,尤其是他几个爱子给他挣来的颜面,当初李恪立功如此,今日李泰献书亦是如此,所以李世民才会当着所有人的面提及此事。
李泰回道:“儿臣早年奉父皇之命于府中开文馆,纳贤士,编撰《括地志》,今已有成,特献于父皇。”
李泰说完,摆了摆手,便有內侍自大殿一侧抱着堆积如小山般的书卷走了出来。
《括地志》全书计五百余卷,以州为划分,分述各县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迹等等,工程浩大,所勘询的书籍之类更是浩如烟海,魏王府文馆上下数十人呕心沥血五载才得,光是这一眼望去的数量便知其难,李泰的这份心性,就是李恪也不得不服。
眼前的一幕显然也出乎了李世民的意料,李世民看着眼前的文山书海,堆积了如小山般的《括地志》,连连惊叹了数声,脸上的笑意也掩藏不住,足可见内心的喜悦了。
李世民带着些得色,看了眼李恪,又看了眼李泰,对殿中众人道:“朕之诸子,唯太子和魏王最为干略,太子乃当世名帅,威震天下,英果类我,有朕少年之姿;魏王文采斐然,为宗室才子,若是从了科举,必也是状元之才,如此一文一武,得子如此,为父者何求。”
李世民所言虽有夸耀之意,但也确是实情,李恪战功赫赫,早已为天下皆知,而李泰有此一书,也足可录入文坛青史了。
此时李恪也出列道:“四弟此书,可谓翰林巨著,直追古贤,《括地志》一出,足可彰我大唐教化更胜从前,儿臣为父皇贺。”
李世民闻言,朗声笑道:“太子所言极是,正是此理。”
李恪和李世民父子应和,话音才落,殿中众人也纷纷贺道:“天子明德,我大唐教化更胜往昔,臣等为陛下贺。”
所谓盛世,不止是万国来朝,也不止是战无不胜,其中更不可少了文教,而于文教而言,没有什么比著书更好的法子了,在今日盛会之上,李泰的《括地志》可谓极其洽和了气氛,也极对了李世民的胃口。
趁着兴致正高,李世民对李泰问道:“魏王今日献书有功,可有什么想要的嘉奖?只管说来。”
李世民之言入耳,李泰看着李世民,心中不禁一阵激动,他想要的是什么?他想要的自然是李恪的太子之位,他巴不得即刻开口朝李世民要了过来,但李泰自己也清楚这是绝无可能的,他要是说了这些,便与失心疯无异了。
李泰躬身回道:“儿臣献书乃是一片忠孝之心,并无所求。”
李泰所言倒也在李世民意料之中,毕竟李泰一向行事还算是谦和的,自然不会挟功邀宠,不过有功不赏却也不是李世民的性子,于是李世民对朝中众人问道:“魏王此功,众卿以为该当如何嘉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