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阁”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12章 无意之中装13了

吉普车停在胡同口,武建国爷孙俩跟在魏平安身后来到四合院家里时,六斗柜上的复古座钟显示已经十二点十分了。

本可以一小时前就回来的。

碰巧老武头时来运转,鱼儿纷纷咬钩。

可能北海的鱼也到了吃午饭的点。

老武头郁闷了一个上午,这会儿钓的兴起,又拖堂了个半小时,才尽兴结束。

推门进去。

老武头第一眼就看到了左边窗台下的大书桌。

接着就被满屋满墙的书架和书籍震撼了一下。

魏平安的形象瞬间被脑补丰满起来。

一个失去父母,撤学步入工厂车间的小伙子,还在默默地学习,持之以恒,这是多么宝贵的精神品质啊。

武悦敏却被屋子的装修装饰风格吸引了眼球。

年轻人都想法都比较“先进”,何况还是燕京大学里的佳人。

那可是代表着目前国内最前沿的知识分子。

在武悦敏眼中,这房子就特别的规整,新奇,具备逻辑和使用双重作用,赏心悦目。

普通的一间屋子,却棱镜分明的划分出了睡觉的区域,吃饭的区域,办公看书的区域。

整体风格透着一股子书卷气。

可能从数量上,魏平安这个工人的书没有自己邻居家发小的书多,毕竟人家有条件,又是积攒了十几年。

但是从书架布局和设计搭配上,这个屋子明显高出闺蜜家的书房摆设好多。

大概十万八千里的感觉。

让武悦敏下意识的想到了一個词: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这是谁装扮的啊?真不错。”

武悦敏半天时间,第一次主动询问魏平安。

“年前我自己弄的。”

武悦敏看了一眼在厨房忙碌的魏平安,再一次刷新了对这个轧钢厂普通工人的认知。

“这里是……”

武悦敏伸着脖子往上瞅,想要看看台阶之上床铺的样子,回过头就看到东北角还有一个屋门。

小姑娘平日里野惯了,直接推门进去参观。

一个贴着陶瓷片的水泥池子(没见过的小姑娘只能这么认为),旁边墙上挂着毛巾,下面放着瓷缸和牙刷牙膏。

中间正对池子的是一块方正的镜子,很干净,映射出一个面露惊喜又惊讶表情的姑娘。

左手边竟然还有一个门,推门进去……

半晌,武悦敏顶着一脸的燥热从里面走出来。

浴池和马桶她跟同学去一个外国大使馆时好像见过,就是马桶材质不一样。

这才想起来门外的也不叫‘贴了陶瓷片的水泥池子‘。

感觉挺好,就尝试着用了用。

后半晌才反应过来。

第一次到别人家,就做了特别出格的事。

虽然长在唯物主义时代,但三人还是决定放它一马。

毕竟是老头嘛,比较迷信这个,而魏平安……嗯,也不是个正常的。

这条鱼虽然比不上鱼王,但满满一锅也只是用了大半条。

魏平安做饭用料足,做法也跟传统做法不太一样,其间还放了积分兑换出来的牛油火锅底料块。

在这个口味匮乏的时代,简直就是大杀器。

麻辣鱼、辣椒炒鸡蛋、醋熘白菜,酸辣土豆丝,还有白面馒头和浆到几乎可以立住筷子棒子面地瓜粥。

武建国和武悦敏坐在餐桌前,看着饭菜有些发愣。

这……比过年还丰盛。

老武头拎来了3斤棒子面,是搭伙吃饭的三人份标准,本以为是厚待小魏。

现在看来,有些羞愧。

幸好一时冲动,让勤务员拿来了一瓶茅台,建国前就有特殊意义的好酒,喝一瓶少一瓶的存在。

“小魏,今儿让你尝尝我带来的好酒,这可是当年我们转战……”

“嘿嘿,老武同志,俗话说客随主便。你这酒就当初次登门的随手礼了,咱喝我的酒……”

魏平安搓着手,腆着笑。

这一批次的酒一共就那几百瓶,还都在那群大佬们手里存着。

说句直白的话,建国的那场宴会,几个大领导的桌上,摆着的就是这酒。

除了茅台工艺,还有特殊时期特殊的意义。

二十年,算得上是陈年老酒了。

魏平安正缺“传家宝”呢,这酒,高低贵贱得截胡一回。

武老头眉头一挑。

“这么好的伙食,酒不好就白瞎了。”

“瞧您老说的,我的酒虽然没啥特别意义,但也是正宗古法酿造的好酒。”

说着,魏平安噔噔噔跑上台阶,在西北墙角的大衣柜里,搬出了一个长方形木头盒子。

跟弹药箱差不多大小。

“吆喝,还真有点东西。”

茅台镇洞藏老酒,土陶坛承装,空隙填满了酒糟,看表象绝对唬的人一愣楞的。

积分商城6积分兑换,拼夕夕同款配置。

虽然年份差点意思,但是无论是酿造材料、制作工艺还是包装设计,都不是这个时代的酒可以相比的。

老武头看着面前的土陶坛,有些咋舌。

如果他生在后世,就能深刻醒悟已经过时了的一句名言:装逼不成反被打脸。

话虽然不会说,但意思体会的倒是很彻底。

为此,老武头酒也没少喝。

“这玩意儿还能赚外汇?”

酒醉三分,魏平安嘴也秃噜了不少,倒是旁边滴酒未沾的武悦敏听到了一个敏感的词:

外汇。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四合院的生活日常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