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卫东是在机修厂的门口见到梁拉娣的。
她身上穿着机修厂工服,肩上挎着军绿色工具包,里面放着各式各样的机修工具。
随着梁拉娣走近,一股彪悍气质扑面而来。
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曹卫东在心里感慨着,他迎了过去,自我介绍,“梁拉娣同志你好,我是红星轧钢厂的采购员,同时也是阎老师的邻居,经他介绍过来的。”
梁拉娣爽朗的回答道:“原来是兄弟单位的,你好,曹卫东同志。”
曹卫东偷眼打量着梁拉娣。
如果给梁拉娣评分,满分一百,那么梁拉娣至少可以拿八十分。
她即便生过四个孩子,却也和黄脸婆不沾边,甚至在梁拉娣的身上,看不到生孩子留下的痕迹,一身灰扑扑的工装,整洁、笔挺,却藏不住她的凹凸,同样藏不住她的干练与英气。
当然,缺点还是有的。
梁拉娣的肤色白的吓人,精神面貌也很差。
曹卫东一眼就看了出来,这是饿的。
想来也是,梁拉娣自己带四个孩子,在全国计划经济的大背景下,日子肯定不好过。
梁拉娣对曹卫东很有好感。
她伸手拢了拢额头散乱的碎发,微笑着说道:“听说你想了解十卫乡生产队的情况?”
“是的,我们厂近期计划采购一批物资,我被分派到十卫乡生产队。”
“其实在我之前也有采购员和十卫乡生产队接触过,但一直没有建立顺畅的合作渠道,我也是想着试试。”
“毕竟稳定的采购渠道,不论对我们,还是对十卫乡生产队,都是一件好事。”
曹卫东的坦诚赢得了梁拉娣的信任,她赞同道:“确实,过盈的物资只有售卖出去,才能为乡亲们带来实惠,我很感谢你的努力。”
这年头生产队实行工分制度。
生产队干部和队员都没有工资,都是挣得工分的,年底分红的时候,根据生产队的收入,除留些明年的开资费用外,按一个工合几毛平均分配。
劳动力多的还能多少分些钱,劳动力少的甚至要倒欠生产队的吃粮款,这些欠款都是挂在生产队的账上慢慢偿还。
所以农民想要赚钱,只能将自己家自留的农副产品卖出。
又或者队办工厂有盈余,给大伙分红发工资。
曹卫东点头,同时强调道:“所以我一直认为,采购对十卫乡来说一项双赢的事情,当然,我有厂领导开的条子。”
他的潜台词是,我是有条子的,是正规军。
梁拉娣点头。
她和曹卫东说起十卫乡生产队的情况。
十卫乡距离京郊较远,村子不大,总共有七十多户,从白发老人到吃奶的孩子大概三百多口,村里有两个大姓,外加几个落户组成的小姓。
村书记就是生产队的队长。
姓卫,是大姓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