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拜三叩首,是明代祭天以及参见大明天子必备的礼仪。但大明百兆生民中的绝大多数一辈子也见不到天子,也就用不上五拜三叩的大礼。因此,能完整地行完大礼的人屈指可数。
不过无论是否能够完成大礼,最后的结果终究还是一致的,五体投地、长跪不起。
“平身!”天子的声音发自丹田,深沉有力。
“平身!”命令同样以二、四、六、八直至五百、一千的方式传到皇城南墙外的每一个角落。
百姓得赐起身,隔着五桥一水仰望天颜。乌云蔽日、雪絮漫天,人们无法看清天子的圣容。但承天牌匾之上,殿宇楼瓦之间,唯此一人独立。
遥看去,天子体态倾长、身形魁梧,仿若支撑天地的柱石。
龙吟再起:“除罪!安民!”
“除罪!”
“安民!”
大汉将军和皇城卫士整齐划一地传递着天子的口谕,皇城凸角的三千黔首由于紧靠人墙,所以听得最是真切。执戈擎旗、面如雕塑的宫廷御卫齐声传谕,节奏不疾不徐,几乎与心跳同拍。
从面土背天的农民,到崇佛玄修的僧道,再到行走江湖的侠客,甚至是面见过教宗的神甫,无一不被这如虹的气势震慑。
等此间再次陷入肃穆,刑部尚书黄克瓒趋步上前,在一块只半丈高的木台上站定,并展开一卷灰白相间并绣有云纹的卷轴,这是五十人犯的罪状。
卷轴细数了在场人犯触天犯地、危害人民的种种罪行,宣布这些罪人法无可逭,请求皇帝代天降罚。
这份罪状是刑部草拟的,但结尾却并非按照惯例,请求天子批准将人犯依律押赴市曹斩首示众,而是用了“代天降罚”这样的字眼。
底下的百姓不明就里,可门楼上的阁臣、部卿却清楚得很。“代天降罚”实在是太模糊了。
臣僚开始猜测皇帝要对刑台的罪官施以廷杖。廷杖虽是杖刑,但不在笞、杖、徒、流、死五刑之中,和律法中规定的杖刑根本不是一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