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如今的大多数雕塑,基本上都是用精密的机械来完成,只需要输入数据,就能达到稳定的效果。
但是机械所雕塑出来的东西,虽然看起来很漂亮,可实际上却缺少一种内蕴,这也是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喜欢纯手工的作品,尤其是大师的手工作品,也正是因为内蕴的缘故。
有意念的陆长生,却并没有准备从小型的雕塑入门,相反的是,陆长生准备从大雕塑开始学起。
他需要锻炼的是意念,用的意念越多越好,因为能够刻意,所以他开始选择的是石雕。
这是一块长约两米,宽约一米五,高越两米六的大理石,也是整个工作室里最大的原材料。
陆长生意念一转,便准备雕刻一尊石狮,按照雕刻的步骤,先是切割,在是塑形,最后是打磨。
在古代最难雕刻的当属大型石雕,因为石头很硬,如果选材不好,如果用力不当,就会使得整个材料彻底毁掉。
可陆长生不一样,在他的脑海里早就有了一副狮子的形象,然后在用意念刻意成真实的模型,套用在这块长方体的大理石上。
他需要做的,就是将多余的成分剔除掉即可,就等于是依样画葫芦,这个世界保准没有哪个雕刻大师,能有陆长生这样的手段。
所以他一开始都很顺利,只是切割掉大部分之后,陆长生却发现塑形远远比他想象中的要难的多。
这和意念强不强没有任何关系,需要的是手的力度和技巧,更多的还是对原材料的了解程度。
像大理石这样的石头,大部分地方硬度都差不多,但也并不是每一块区域的硬度都是均衡的,如果在塑形的过程中,在某些关键的地方,稍微多用一点力,可能就会导致整个雕塑的失败。
一旦原材料开裂,就会造成整个雕塑的失败,当然在现代工艺中,一旦原材料开裂,是可以用一些替代品注入到开裂的部分,以保存原材料的完整,继续进行雕塑的。
但是这样的雕塑往往保存的时间并不会太长,而且在雕塑这一行里,出现在雕工的瑕疵的作品,也就不怎么值钱,更别谈是艺术了。
真正的大师,往往对力度的掌握都达到了精准的地步,他们在选材的时候,就已经对材料做过充足的了解,哪里会像陆长生这样,材料都没看过,就直接开始雕塑了。
所以在切割之后,塑形的过程,让陆长生好几次都差点将这块石头撬的开裂,只是他的手收的快,加上有意念的辅助,所以才没有毁坏这块材料。
在尝试了几次差点开裂之后,陆长生终于停下手来,此时他发现自己已经是浑身湿透,因为雕塑是考验人的意志和耐力的,尤其是这种大型雕塑。
对全局的掌握,必须十分到位,如果陆长生不是有外放的意念辅助,这块石头早就被他毁了十几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