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这个时候一般都是去挖山修陵墓,或许是去修长城什么。
现在的话,王霄表示希望大家可以先为自己的肚子而忙碌起来。
王霄自己在王宫里面开辟了一块地方搞示范。
不过他自己做起来容易,但是百姓们推广却很难。
此时的关中并非后世水土流失严重的样子,而是森林密布,河川湖泊到处都是。
哪怕是在小湖泊四周扩建,他也得有足够的工具才行。
所以兜兜转转的,又来到了生产资料上面。
王霄找到墨家的人,自己提供思路,然后让墨家的人去干活。
新式的冶炼方法,包括鼓风箱,在水边建水车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从用木材为燃料改变为用煤炭作为燃料提供更多的热量等等。
直接用煤炭的话,会导致含碳量过多发脆。
不过这比起增加金属的产量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这些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王霄还没有亲政。能够名正言顺动用的力量也不算多。
所以摊子铺开的时候很大,可进展却是一直不快。
吕不韦的各种使绊子一直没断过,最正当的理由就是要保障郑国渠的修建,从而不断抽调王霄手中的力量。
而王霄的优势,则是在于他弄出来的这些东西都是非常得人心的好事。
哪怕吕不韦想要捣乱,也只能是用些小计策拖后腿。想要在决策层面上否定,根本就做不到。
就这么推进下来,直到过了数年之后,才算是初步见到了成效。
桑基鱼塘方面,关中大小湖泊之中有近半被改建。大量的桑林和鱼塘,提供了海量的鱼肉资源以及蚕桑资源。
衣食住行四大生活必须的前两项,得到了有力的补充。
冶铁方面,新技术的运用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与好处,最终达成了在整个大秦工坊的推广。
带来的最直接的改变,就是大秦金属产量与质量上的大幅度提升。
不过这些金属出来之后,大部分都是被强势的军方给截胡。留给民用的份量并不算多。
好在总量上的大规模增加,哪怕是少部分在民用上,比起以往来说也是让人眼红般的改善。
别的不说,咸阳城周边的村镇里,基本上已经再也见不到石头木头做的农具了。
甚至于,家家户户都能有口铁锅来用。
不要小瞧铁锅,这可是真正的战略性武器。
历代对草原的禁止出口的物品里,铁锅每次都是名列前茅。
有了铁锅,就可以随时吃到热食。无论是对于行军作战还是日常生活,都有着难以想象的好处。
在王霄的努力下,大秦的国力已经强盛到了咸阳城周边百姓,人人家中都能用上铁锅的程度。这绝对是一项了不起的善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