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铺垫/建构
在影片的前10分钟内,要构建出这个世界的规则,展现人物的个性、人物之间的关系,如果在10分钟以内没能塑造出人物性格,展现出人物的目标、需求,观众就会看得云里雾里。在好莱坞,如果制片方或大明星没能你剧本的前10页纸里看到一个鲜明的角色,或者一个明确的目标,就会毫不犹豫地扔掉你的剧本。
刚交完父亲的费用,面对儿子几百块钱的球鞋,程勇的第一反应是多少钱,日子过得相当尴尬。而戴着口罩的吕受益,胡须渣滓,不合时宜的打扮,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病急乱投医的他循着“印度”俩字,找上门来。
在本片的前10分钟,程勇展现了自己最大的诉求就是挣钱。(生意惨淡、房东催租、前妻争子、父亲病重。)
而吕受益的最大诉求是印度仿制药“格列宁”。(慢粒白血病人、吃不起高价正版药)
此时的程勇虽然潦倒窘迫,但还没到必须为了挣钱铤而走险的地步,所以他并没有把吕受益的话放在心上。
4.推动/转折
这里出现第一个故事的转折点,剧情因此向前推进,这里一定要出现一个打破主人公平静生活的事件。在整个冒险结束之前,这个推动(催化)时刻是把主角引向快乐的东西。
父亲重病急需动手术,面对高昂的医疗费,程勇一个人喝闷酒,一张小卡片扔到他的桌上,他想起什么,赶回店里,发现店门因拖欠房租已被房东锁住,程勇打破玻璃窗爬进店里,找到了吕受益留电话号码的卡片。与吕受益商谈关于去印度带药的事情。
大背景事件:患者游行围攻售卖高价药的医药公司。在抗议的人群里,吕受益的表现最为淡定,看着病友们上前围堵喊口号,他咬着鸡腿翻着白眼,一副司空见惯又有点鄙夷的模样。
5.争执/挣扎
挣扎充分展现主角面对意外,与周围人或自己内心发生争执。
程勇去印度买药,发现批发一瓶药只要四百元,找到商机,想做代理,承诺一个月内卖出一百瓶。
面对满满一箱的仿制药,怎么卖出去?程勇和老吕到处卖药却不断被拒绝,一瓶都没有卖出去。
6.第二幕衔接点
从这里开始故事进入第二部分,经历了与他人的斗争和内心的挣扎之后,主人公找到改变现状的办法。
在《我不是药神》中,找到销售的渠道是争执的结果,主角找到问题的解决之道,由此进入第二幕,进入第二世界。老吕提议找到病友群的群主刘思慧,于是出现了在夜总会看到刘思慧为了给女儿筹钱,跳钢管舞的场景。
刘思慧找来各个群主,在饭馆与程勇见面,这次见面的场景很有仪式感(喜感),一群各医院的群主纷纷过来问好,这个场景和吕受益到神油店的情景也有点相似,一旦有人介绍,病人就像抓住最后的救命稻草般无条件信任。众人在程勇的要求下摘了口罩(吕受益初次见到程勇,拉下三层口罩以示尊重。这次餐馆会面,程勇认为群主们戴着口罩是对他的不尊重,当大家摘下口罩,他也把烟熄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