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纳斯塔西娅产生了一些兴趣,于是打开了055号战机的数据信息。
“战斗开始后第94s就击毁了一条护卫舰?这打击效率很高啊!”
“随后就遭遇了集火。我猜的没错,古代无人机确实会给每个单位标注威胁权重,作战表现过分优异的单位会成为优先攻击的目标。”
“导弹拦截成功率91%,考虑到拦截的是以自身为目标的来袭导弹,这个成功率只能说合格。”
“但是疾速炮的数据就很恐怖了呀,平均拦截距离749KM,拦截成功率63%?!他是怎么做到的?”
面对末端速度往往达到140Km/s、加速度1000G的导弹,火控系统给出的修正值会多达十几个,而武器操作员就需要在这十几个值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绝大多数人根本就没办法对火控系统推荐的十几个修正值做出任何的区分,最老练的飞行员使用疾速炮进行中远距离拦截的成功率也不会超过20%。
数据显示,导弹拦截成功次数占总拦截成功次数比例只有31%。
也就是说,这个机组并没有像一般的机组那样,遭遇集火后就暂时放弃攻击,将导弹作为拦截弹发射到太空中,而是将疾速炮作为主要的拦截手段,继续努力地攻击自己的目标。
这也是远古无人机持续集火这架战机的原因:AI判定,对这架战机的持续进攻有击毁它的可能性。
这个机组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努力地去战斗!
在前太空时代,智者们就将兰开斯特方程写入了军事运筹学:在直接瞄准射击条件下,交战一方的有效战斗力,正比于其战斗单位数的平方与每一战斗单位平均战斗力(平均毁伤率系数)的乘积。
在太空作战时代,这一方程仍然发挥着它的作用。根据兰开斯特方程,当交战双方实力相当时,最初阶段打击效率的微小差异直接决定了战斗最后的胜负。战士们出于自保心理给自己预留拦截弹的行为会大大地降低交战初期地打击效率,所以所有的军队都会要求战士们按照指挥毫无保留地进行作战,反对将珍贵的火力通道用在准备拦截弹这种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