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镇有2万多人口,要说它大也大说它小也小,在这个山区县里要是放在有些才4、5千人口的小乡镇来讲它自然算大了,可要是放到沿海发达地区的十几万人口去比它自然就小了。
在这个尚属贫困县的山区县里,半山镇地位在全县来说还是举足轻重的,这不仅体现在它所处的地理位置,一定的矿产资源,众多的人口。
至于经济上的所谓“总产值”达到多少多少,人均纯收入多少多少,每年平均增长多少多少的带有水分、泡沫的官方经济数字缺乏真实的依据,不足为信,在此不予罗列。
这是一个很普通,称不上有什么特色的乡镇。四周没有像模像样的山,也没一条像样的河,更没有像样的树和像样的景,只有一些光秃秃不高不低的小山包,山上的树和资源早已被人为地掠夺殆尽,只剩茅草和裸露的岩石了。
山下是一块不大不小的盆地,盆地中央有一条不太像河的小河。
半山镇政府就坐落在这块盆地的中央,整个大院占地10亩左右,院内有口池塘,池塘边上是两块硕大的草坪,四周种有樟树和玉兰树,颇具规模,这倒成了全镇唯一的一处绿荫,也是唯一的休闲之地。常常吸引着那些少男少女来此倾吐哀思,成了人们心中的公园。
大院门外就是街道,这几年经过规划、拓宽,街道的建设已初具规模,随着121线在全镇贯穿而过,给全镇的经济发展、繁荣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一部分农民富了起来,大多数人的生活进入小康水平。
但如果说农民的富裕和镇里的领导有某种直接关系的话那倒是有点牵强附会,不敢恭维。
农民的富裕主要取决于他个人对政策的理解和自己的勤劳以及敢闯敢干,并非哪一个人或哪一任领导指点迷津、引路、示范、扶持的结果。乡镇干部更多的是对他们的索取和掠夺。
“要钱、要粮、要人”是农民对乡镇干部的评价和总结。但乡镇干部确实有他们的苦衷和难处,这是身为局外人的人们所无法理解的。
半山镇历来被视为是一个“风水比较好”的乡镇,凡是有幸来此任过党委书记的,只要不出意外,基本上都升了副处级领导。这不,刚任满一届的党委书记郑英班因工作出色,调到县里任副县长了。卢生平就成了郑英班的接班人。
如果说丁示田从农民到干部是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的话,那从干部到副乡长无疑就是人生的第二步。不幸的是,这人生的第二步刚刚“立定”,还没来得及“稍息”,就被命令“原地踏步”。接着组织上不但未让他“向前一步走”,而是责令他“向后转”后再“向前一步走”。
这样,他的仕途别说什么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都尚未扎住根须,就回到起点。从团委书记——副乡长——团委书记。好像一个在深山老林迷路的旅人,绕来绕去又绕回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