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几日之内,就完成了边将到权臣的转变,中间还废了一个皇帝,天下士人此时却没有几个跳出来严正反对。包括丁宽在内,所有人都闭紧嘴巴观察着形势。
对于士人来说,谁掌权,用了什么手段掌权,都不是关键。关键是,掌权之人是否会损害大家的利益。
说起来,董卓刚刚掌权之时,还是有诚意和士人进行合作的。为了证明自己与那些祸乱朝纲的宦官不同,董卓对洛阳的党人大力提拔。
尚书武威周毖、城门校尉汝南伍琼、尚书郑泰、长史何颙等人,都受到了重用。董卓还联合朝中大臣,联名上书,为窦武、陈蕃翻桉。
皇城内的宦官已经被袁绍等人杀光了,董卓也没有下令增补宦官,而是征召官员的年轻子弟为郎官,补入皇宫的职位空缺。
从凉州带来的亲信之人,董卓并没有急于升官封赏。反而开始收买提拔,朝廷中有影响力的士人。至少表面上算是任贤用能,没有任人唯亲。
当然,董卓巩固权力的动作也没有停止。自从大汉废史改牧以来,共封了四个州牧,是真正的封疆大吏,其中董卓自己是并州牧。
剩下三个中,益州牧刘焉路途遥远,可以暂时不理。幽州牧刘虞坐镇边境,董卓并没轻易调整,而是给他加了一个大司马的头衔,进行笼络。
最后的一个就是豫州牧黄琬,豫州紧邻洛阳,是士人聚集之地,丁宽又有大批兵马在豫州,董卓自然是极不放心的。略微稳定了一下洛阳形势,董卓就出招了。
董卓一出手,就是三封诏书。
第一封,发给黄琬,要召黄琬入朝,担任三公中的司徒之位。第二封,发给丁宽,敦促丁宽尽快进兵青州。第三封,却是给颍川士人的征辟诏书,要征荀爽、韩融、陈纪等颍川名士入朝为官。
三封诏书一到,诸人在次聚集黄琬的州牧府,商量应对之策。
黄琬身为州牧,是第一表态的:“我为汉室重臣,如今虽是董卓专权,但大汉天子仍在,汉室朝廷仍在,天子诏书即下,我就没什么好犹豫的,必然要入洛阳的。”
丁宽本来还想,先看看大家是怎么想的。以前看三国的故事之时,丁宽就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讨董之时,参与讨董联盟的都是些刺史、太守,那些重臣反而都被董卓所压制。
丁宽可是知道此时董卓还没有完全暴露残暴的本性,但只要几个月后反董联盟一起,董卓就不会再有顾忌。从诛杀身边的几个党人开始,董卓的屠刀就再不会放下,绝对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现在黄琬一说要入洛阳,丁宽就真的有些急了。黄琬是汉朝重臣中,少数几个与丁宽有交情的人之一。与何进只是相互利用不同,丁宽可不想眼看着黄琬,和历史一样落个悲惨结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