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费了十来个金饼,六七个弘农流放来的陪隶,在卷宗上就成为了水土不服的死人。
等到见到高顺本人,发现高顺不仅识字,而且还跟着之前的少君学过兵法,这就基本上能确认了。
丁宽也没有多说,只是用喜欢高顺忠义的借口,把他收到了身边,与典韦一起做近身之卫。
接着丁宽继续南下,却没有再入洛阳,而是直接向西南穿过河东郡,在茅津渡南渡黄河,经弘农直入关西。路过高顺的老家陕县时,还特意准许高顺去旧主的墓前偷偷祭拜一番。
一路向西,大队人马停在了郑县等候,丁宽就带了十几骑,直奔北地郡而去。
汉时乡土情节甚重,丁宽这种外来户,每到一州都必须先找个地头蛇拜码头,否则就别想搞事情。
这次丁宽要拜访的地头蛇,就是北地太守皇甫嵩。黄巾之乱时,皇甫嵩是讨伐黄巾的三位统兵将领之一,其后又统兵多次击败凉州叛军,功勋卓著,可谓是汉末第一武将。。
皇甫嵩出身武将世家,曾祖皇甫棱为度辽将军,祖父皇甫旗为扶凤都尉,父亲皇甫节为雁门太守,亲叔叔皇甫规更是文武全才,安羌名将,官至度辽将军、尚书,封寿成亭侯,是凉州三明之一。
出乎丁宽的意料,丁宽来到太守府前投递名刺的时候,直接就被请了进去,门口的家丁非常恭敬“我家府君早有吩咐,若丁郎君到来,不用等候,随时可以相见。”
在家丁带着丁宽往里走的时候,早有人飞奔进去禀报,到了客堂,皇甫嵩居然已经候在堂中。
皇甫嵩现年四十八岁,身材不是很高,目测也就一米七出头,没有着官服,而是穿着儒服,颌下胡须修饰的很是齐整,一幅儒雅温和的样子,不知根底的人会以为是名士书生。
“学生丁宽拜见皇甫公。”丁宽趋步上前,深施一礼。跟在身后的典韦、高顺二人也跟着行礼,却并不发言,显示了近卫亲随的身份。
皇甫嵩饶有兴趣的打量眼前三人,“子厚不必多礼,且坐下说话。”皇甫嵩久在军中,堂中摆设的也是更为方便舒适的高脚胡椅。
等丁宽坐下,皇甫嵩一开口却先点评起典韦和高顺。“子厚,你身后这二位可不一般啊。”
“哦,这位是陈留人典韦,这位是弘农人高顺,都是宽的亲近知心之人。”
“这典韦,身材雄壮,四肢粗壮,一看就是膂力过人,武勇之辈;这高顺行容端整,目不斜视,当是严格自律之人,这二人如入军中,都是不可多得的良材啊。”
“宽代他们谢过皇甫公的点评,我也对他们二人寄予厚望。”
皇甫嵩点点头,“我已吩咐在偏房设置了酒席,先让你这两位近卫去饮食休息吧,我们好好聊聊。”
二人看丁宽点头示意,再次向皇甫嵩行了一礼,退出堂去,却没有说任何话语,一副唯丁宽之命是从的做派,明显眼中只有丁宽的指令,其余的人身份再高,名气再大,也与他们无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