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纷乱对于丁宽而言,有些遥远。此时的丁宽正在服丧守孝,闻知朝廷纷繁的信息,看到朝政日益紊乱,也只能心中感叹。
按丁宽的了解,皇帝刘宏还真不是蠢笨如猪,能被宦官长期蒙蔽之人。这个人就是真的自私任性,认定了黄巾之乱背后是党人在作怪,但又不敢再重新禁锢这些党人,就变本加厉宠信宦官,以对抗这些让他痛恨的党人。
至于大肆敛财,就纯粹是真的贪婪作祟,进而不择手段,生性如此,说他穷奢极欲,丧心病狂,也不算冤枉他。在玩乐方面,这位皇帝绝对是那种能玩出花的人物。
徐璆被免官,自然要来扬州丁家吊唁,此时他无官一身轻,在扬州盘桓了两个多月,丁宽看他能泰然处之,并无颓废郁闷之态,也放下心来。
等到徐璆回了徐州,各地来丁家吊唁的士族子弟,也已经纷纷散去了,丁宽的生活表面上平静了下来。
此时丁宽的两个孩子也已经六岁了,丁宽就干脆亲自为两个孩子开蒙,两个孩子半岁之时丁宽就北上中原,一走就是四年,对这两孩子心中难免有些愧疚,亲自开蒙也能加深相互的情感。
按照惯例,守孝期名曰三年,其实是二十七个月(也有二十五个月的说法),等到丁宽孝期过了,就已经到了公元187年,距离皇帝刘宏驾崩,董卓乱政就只有两年的时间了。
这三年的守孝期,丁宽当然不能真的只是静心独居,浪费这不多的几年时间。
丁宽自己不能离开母亲的墓地,但可以安排手下的人去做事情。有了亭侯的爵位,士族的认可,平定黄巾的功绩,丁宽在扬州行事再不需要有太多顾忌。
丁宽北上中原的四年,在扬州的根基之地都交给家族之人在管理,以稳定发展为主,并不敢大张旗鼓的不断扩张。现在丁宽回来了,还带回了这么多人才、兵马,当然要开始继续扩张。
这几个月,丁宽已经在丹阳好几个县购买了大量荒地,丁宽选择的地方,与他人不同,他选择的基本都是靠近山区,又有河流方便向外输送物资之处,附近有大量山越人聚居之处更好。
开发新的农庄,需要大量的人口劳力,丁宽规划的主要人口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山越人,另一个就是中原地区因为战乱,有大批流民需要安置。
有陵阳县令张廷的先例在前,丹阳各县的县长县令,对丁宽过来开农庄,简直是求之不得,极力配合。丁宽的农庄以开发荒地为主,与本地原有的豪强势力也冲突不大。
当然,丁宽也不是铜钱,不会让所有的人都喜欢。很多本就与山越人勾连较深,凭借山越人势力横行乡里的豪强,就与丁宽极不对付。
丁宽教化吸引山越人下山,就是在削弱这些人的实力,自然与丁宽难以和平相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