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断裂面,众人者才意识到原来这条白玉一样的东西是一块生肉,只不过表层是一层白厚的脂肪,在寒冷下又冻得比较僵硬,这才让它看上去像是一块白玉。
毕方在出发前便于座位底下塞了数条生肉,当时也并没有隐瞒观众,只不过由于被包得严实,众人也没看清,并且纠结的人不多,只当是什么坐垫,现在开吃了才发现原来是食物。
好家伙,放这里?
不怕有味吗狗头
这肉看上去意外的不错啊
不对啊,昨天晚上吃的不是这个,是突然决定这么干的吗?
“因为这是应急储备粮。”
毕方咀嚼着生肉,补充着刚刚下海流失的能量。
座位底下的肉条呈长条饼状,是毕方出行之前特意制备的干粮,直接垫在雪橇座位下,并没有在严寒之中被冻得像块石头,只不过北极的气温太低了,只是离开了几分钟,还是有些冷硬。
好在制备这种肉条之前毕方就用石头将其内部纤维全部砸烂,倒也十分容易咀嚼。
咋还有应急储备粮?
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见观众有疑问,毕方简单解释道:“我一共准备了两种食物,第一种是普通食物,放在了背包里,里面的肉条瘦肉含量更高,第二种就是我现在吃的,脂肪含量更高,而且垫在了座位底下。”
“第一种是平时吃的,硬点没关系,能量要求也没那么高,而第二种则是作为应急食物而存在,方便我在突遇什么危险,导致热量大量流失的情况下快速补充能量,可以理解为户外运动时吃的能量棒。”
“所以肉条细长,方便我一口咬断,并且用石头砸烂肌纤维,容易咀嚼消化,最后是放在座位底下,一方面是保温,另一方面也是利用颠簸,进一步使肉容易咀嚼。”
“不过这方法也不是我原创的,很久之前就有了,以前游牧民族就是这么干的。”
毕方一边吃,一边随手拎出了一则小故事,吸引观众们的注意力,同时也是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降低寒冷的感官。
“游牧民族放牧、作战和活动的区域都非常广阔,如何在其中获得食物,就成为其生存的必要手段。”
“而当时的鞑靼人就会将剁碎的生肉,牛羊马都有,让这些肉和面混在一起,做成肉饼,并把肉片放到馅饼里,然后放在马鞍下。”
“因为夹肉饼放在马鞍下,骑马的时候一颠一颠的,等到吃的时候肉质已经被压得比较软,而且行军过程中,人与马之间的不断摩擦也会产生热能,所以肉饼基本都一定的热度,处于一种半熟状态,显得非常可口,由此产生了鞑靼牛排这种美食。”
“据说第一块汉堡肉就是由于这种方法传到了欧洲而制作出来的。”
太细了,连吃个东西都这么讲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