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奉常站出来呵斥,又看到皇帝一脸漠然的面容。
左丞相王绾眉头微皱,他狠狠瞪了众儒生一眼,忙对着始皇帝道:“陛下,诸生众口难定于一,不如再给他们一日时间,限令他们商议下来。”
眼见王绾适时的站出来为众儒生解围,李斯心中冷哼一声。
封禅,是儒家吹出来的圣王之事。儒生们想要凭借此事,重新赢得皇帝的宠信,从被皇帝罢黜冷落的境遇中杀出一条生路,在秦国朝堂上再争一争话语权。
感受到李斯的目光,赵佗对他点了点头,心里着实松了口气。
刚才可真是好险。
淳于越那张臭嘴一开口,赵佗就知道,李斯绝对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定要趁机扩大化攻击。
如果只是针对这些不会说话的儒生动手,赵佗没多少意见。
但赵佗了解李斯,知道这老家伙是个扣帽子的高手,而且一直有消灭其他诸子百家,让法家独大的心思。
如果他不站出来,说不定历史上焚烧诸子百家书籍的事情就要提前发生了。
故而赵佗才抢先开口,对这些儒生呵斥,带动皇帝做出处罚,这样一来,李斯反倒不好再说什么。
表面上来看,赵佗是怒斥那些儒生,实则是救了他们一次。
“淳于越那家伙嘴上简直没个门把,日后说不定还要坏事,给李斯搞什么焚诗书,禁百家的机会,得把淳于越弄下去才行。”
赵佗心中暗道。
根据他的了解,淳于越这家伙说话嘴臭,不顾及皇帝和大局,看上去是个傻子,实则并不只是他没脑子,而是和时代也有些关系。
要知道相比于**的秦国,东方六国,特别是其中的齐国,在思想方面一直很自由。
在齐国的稷下学宫中,长期聚集了一批诸子门徒,他们在学宫中相互辩论、交锋、攻讦,且经常谈论国事,抨击时政。
齐国对此则报以欢迎的态度,鼓励诸子百家参政、议政,并吸纳各方有关治理国家的见解。
这也造成了像淳于越这种出身齐鲁的儒生,喜好参政、议政,对于时事常抱有批评态度。
之前在咸阳,他们参与讨论郡县和分封,攻击赵佗尚公主,以及提出纸张的种种弊处,除了带有一些目的外,和他们在齐国经常议政,抨击国事也有关系,纯粹是习惯使然。
只是,这种喜好自由议政的风气,在秦国却是有些行不通。
在这里,只需要一个声音就够了。这也是淳于越频频开口,却总是被打压的原因。
如今为了避免淳于越日后再开口惹祸,给予李斯扩大化攻击诸子的机会。赵佗深吸口气,向皇帝建议道:“陛下,刚才淳于越乱言是非,如此口无遮拦之人,臣认为不宜再任博士,当贬斥为黔首,以儆效尤。”
始皇帝脑海里浮现出淳于越那惹人烦的模样,颔首道:“可。”
赵佗松了一口气。
淳于越这刺头一被赶走,想来以博士仆射周青臣善于见风使舵的性子,儒生们惹祸的几率应该不大了。
李斯面无表情,只是多看了赵佗两眼。
始皇帝没有注意到这些,他在心中将今日的思绪重新理顺。
“群儒无用,此番封禅,朕当使用大秦祭祀天帝之礼而行事,封泰山,禅梁甫,以告命于天!”
《史记·封禅书》:徵从齐鲁之儒生博士七十人,至乎泰山下。诸儒生或议曰:“古者封禅为蒲车,恶伤山之土石草木;埽地而祭,席用菹秸,言其易遵也。”始皇闻此议各乖异,难施用,由此绌儒生。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