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康杰作为一名文科生,他明白科技史对文科学生有极大的好处。很多文科学生对科学不感兴趣是因为微观上他们拙于计算。科技史不是教授学生如何利用科学技术,而是教授他如何理解科技的重大发现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比如青铜、冶铁与国家和军事的关系,马鞍如何改变了军力对比,造纸、印刷术与科举的关系,古登堡如何改变了西方世界的信息存量,电的发现与普及,乃至电话到手机的演变,等等。这门课程的教授,极可能会诱导很多学生喜爱科学。
重生之后还好点,重生之前,陈康杰对科技类的东西几乎是一窍不通。
在合作《泰坦尼克号》的时候,绘画功底很强的卡梅隆增进告诉陈康杰:不要说我们不懂绘画,在感觉上、审美上大家是平等的,我们可能弱于、也可能强于某个画家的,我们同画家的差别其实主要是手法,我们画不出来。同理,我们无力搞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但是对科学的演变及其对人类历史的改变,非科技工作者并不弱于专业科技工作者。
陈康杰从门外汉的角度觉得科技史的教授对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有很大的好处。他们主修的课程极其专门化,这使他们失去宏观的视野。科技史从本质上说是文科,它可以给予理工专业的学生一种历史感,一种哲学上的视角。具有特殊魅力的是,这种哲学和历史学的素养不是从传统哲学和史学那里获取的,有些理工科学生可能对那些学问无兴趣,而是从他们多半会感兴趣的科学史里面获得的。
就是说,科学史的课程可以在智力的趣味与关怀上打通两拨学生,让文科的学生喜欢科学,让理科的学生喜欢史学和哲学近身特工最新章节。
在结尾处,陈康杰还会提出一个补充建议,或许这个建议短时间内不会得到落实,但是他还是想加入进去。那也是陈康杰的第二个主张,那就是教育部门在中学阶段落实不要分文理科的策略。高考只报大学、不报院系,大学二年级或三年级时再确定院系和专业。高考含三个科目:语文,数学,通识,各100分。通识由两部分组成:理科,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文科,包括历史、地理、科学史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